對於督導課程、執行家排,一直以來我還是蠻惶恐的,可能是自己沒有實際執行的經驗,所以感到陌生、退縮。由於協會的方案,老師陸續派了一些個案給我,讓我開始用家排這個方法與個案工作,才克服我的退縮。
剛開始幫個案進行排列時,我很緊張,擔心自己無法感知、擔心不知道下一步怎麼做、擔心不知道該引導個案說什麼話,雖然已經看過那麼多場排列,自己也當過代表,但要站在帶領者的位子上去看見全貌仍是不同的工作。
用了一些自我鼓勵的對話後,告訴自己放輕鬆去進行,對我有一些幫助,但真正讓我放鬆下來,可以完全信任自己的,還是來自於排列過程中個案的變化。原本我很擔心自己無法排列,但隨著個案移動小人偶,我從旁觀察小人偶的排列位置、姿勢、我看到時的感覺,同時觀察個案的表情、反應、心情變化,嘗試著加入不同的角色(被排除的人、秘密),個案再次移動後,動力就變得明顯了,我也更清楚排列場上發生了什麼事。
有時候我會做幾個不同的移動,看看我對於所見的是不是正確的,或者是我想像出來的,個案也很投入會如實告訴我「是」或「不是」,讓我可以修正。通常排列到後面,我大概知道卡住的點是什麼後,就能針對那個議題帶領個案對話。例如:系統中有被排除的人,則請個案說「我看見你了」;系統中有愛的中斷,就帶領個案恢復與母親的連結。
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排列,漸漸地,我發現自己根本不用擔心,只要跟隨個案的移動,自然能看到愛在哪裡受阻,並帶領個案恢復愛的流動。通常個案在說出對話時,會流淚、感到悲傷,但在幾次嘗試下,他們也都勇敢地去面對、看到真實,那一刻我會感到心裡、身體上都放鬆了,也會看到個案好像如釋重負、鬆了一口氣的樣子。最後個案的感謝,讓我知道排列對他們是有幫助的。
因為這些經驗,我體會到不必害怕犯錯,要先開始才能有機會修正。而且不管如何,場域中的能量總是會引導我去到對的地方,我只需要信任即可。也感謝老師的派案,推了我一把,讓我可以有實際操作的機會、對自己有信心。
(作者為專業助人工作者,徵得其同意公開分享)
